产妇在新产后至产褥期中所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,称产后病。新产后即指产后7日以内。产褥期是指产妇在胎儿、胎盘娩出后,至生殖器官完全恢复到妊娠前状态的一段时间,通常是6周。中医学对产后的认识有“弥月为期”、“百日为度”一说,“弥月”即指小满月,俗称坐月子。“百日”指大满月,即产后100日。所以中医学说的产后是指产后100日。 产后病的特点是多虚、多瘀。因产时用力出汗、产伤或失血过多,产妇元气受损,气血不足,百脉空虚,致产后多虚。新产后胞宫内的余血浊液倘排除不畅,或有胞衣残留,或稍有不慎感染邪毒,邪滞胞宫,必与瘀结,致瘀血内阻,又易致产后多瘀。而产后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3个方面。一是产时出汗失血,冲任受损,亡血伤津;二是宫内瘀血内阻,旧血不去,新血不得归经;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、劳倦、情志所伤,导致营卫不调、气血不和、脏腑功能受损而致产后诸病。 产后的调护也是非常重要,产后元气亏损,营卫不固,稍有感触;或生活失慎,易感受外邪,而致产后诸病。犯时微若秋毫,感病重于山峦。民间有“月子的病难治”一说。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有云:“产后之病难治于余病也。”因而要适寒温,节饮食和情志,禁房事,注意外阴和乳房卫生及恶露情况。有产伤及时修复,避免邪毒感染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