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滞是指小儿由于内伤乳食,停聚中焦,积而不化,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疾患。以不思乳食,腹部胀满,食而不化,嗳腐呕吐,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。西医学消化不良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。 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,夏秋季节,暑湿易于困遏脾气,发病率略高。小儿各年龄组皆可发病,但以婴幼儿较多见。本病预后一般较好。个别小儿积滞日久,迁延失治,脾胃功能严重损害,导致小儿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,形体日渐羸瘦,可转化为疳。 一、病因
正虚因素小儿素体脾阳不足,或因病后失调,脾气虚损,或过用寒凉攻伐之品,致脾胃虚寒,运化力弱,乳食易于停蓄不消,形成积滞。《保婴撮要·食积寒热》说:“小儿食积者,因脾胃虚寒,乳食不化,久而成积。”
食伤因素小儿脾常不足,乳食不知自节,饥饱不均,或喂养不当,损伤脾胃,受纳运化失职,升降失调,积而不消,乃成积滞。《活幼心书·明本论》说:“凡婴孩所患积症,皆因哺乳不节,过餐生冷坚硬之物,脾胃不能克伐,积停中脘,外为风寒所袭,或因夜卧失盖。” 二、常见证候
食滞脾胃伤乳者则呕吐乳片,口中有乳酸味,不欲吮乳,腹满胀痛,大便酸臭,或便秘; 伤食者则呕吐酸馊食物残渣,腹部胀痛拒按,烦躁多啼,饮食不振,小便短黄或如米泔,或伴低热,舌红苔腻,指纹紫滞,脉弦滑。
食积不化,湿热中阻脘腹胀痛,胸胁苦闷,面黄恶食,扪手足心及腹部有灼热感,或午后发热,或时寒时热,面部时而潮红,心烦易怒,夜不安寐,夜睡易醒,自汗盗汗,好翻动蹬被,口苦口干,大便臭秽,或时溏时结,或皮肤出现疮疹瘙痒,舌红苔黄腻,指纹紫滞,或脉滑数。
脾虚夹积面色萎黄,形体瘦弱,困倦无力,夜寐不安,不思乳食,腹满喜伏卧,大便稀糊,唇舌淡红,苔白腻,指纹淡红或脉细而滑。